首页

芷晴调教

时间:2025-05-29 13:58:17 作者:“人工智能+”开辟就业新空间 浏览量:14432

  又有一批新职业、新工种上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发布公示,拟新增17个新职业、42个新工种。

  很多新职业、新工种的出现,映射出产业变革新趋势、社会发展新需要。比如,拟增加的42个新工种中,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员”职业下增设“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测试员”工种,在“动画制作员”职业下增设“生成式人工智能动画制作员”工种。这正是人工智能大模型持续迭代升级并加速赋能千行百业的体现。

  人工智能加速发展对就业的影响是深刻的。人工智能催生了大批新职业,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多就业选择。根据行业报告数据,到2030年,我国AI人才缺口将达到400万人。层出不穷的技术应用意味着新需求、新变化,让新职业拥有无限可能。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尤其是年轻劳动者可以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发挥才能、绽放光彩。

  另外,这些新就业岗位也对劳动者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可以看到,人工智能创造的新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技术、研发、服务等领域,这将促使就业结构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但同时,一些传统岗位会被取代或转型,就业面临结构性挑战。

  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来临,越来越多的行业中出现人工智能的身影,一些行业及其从业者也开始享受到其带来的效率红利。面对越来越快的信息生产、传播、转化、更新过程,各行业从业者都需要积极拥抱新的时代,主动适应变化,提升就业竞争力。当下正值求职招聘高峰期,不少高校毕业生正朝着这些新职业方向努力。相信这些求职者已经在扩充专业技能,以便更好地适应行业和岗位需求。

  对于广大劳动者而言,要想跟上人工智能时代的脚步,还有赖于政策支撑。近年来,我国着力优化人才培养结构,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增加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和课程,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开发,培养人工智能领域的高水平人才。高校、企业也在通过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人工智能产业与人才发展的良性互动。

  从社会保障层面来看,通过完善劳动法和就业促进政策、建立灵活的就业保障机制、构建协商机制平台等措施可以有效应对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加强相关职业技能培训、增强人机协作,则可以从实践层面缓解当下面临的转型升级压力。

  (中国经济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男子被巨大神经纤维瘤压弯腰 切除后重达13斤

6月24日,民进中央2024年民主监督工作培训班在江苏苏州开班。民进中央副主席、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何志敏出席并讲话。中共苏州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市委秘书长王飏出席。

文明遇鉴|这个“地下军团”为何会成为“国家名片”?

黄扬明提到,柯文哲是继宋楚瑜之后,第二位出席对手就职仪式的落选人。他说,2016年,时任国民党主席洪秀柱曾出席蔡英文的就职仪式,蔡还特地发文感谢洪秀柱的气度。不过黄扬明也提到,过去8年蓝绿互相争斗并未有任何缓解,关键还是民进党应主动释出和解的善意。

国庆假期接近尾声 南铁返程客流持续增长将迎最高峰

4月26日下午,习近平主席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回顾中美关系45年风雨历程,习近平主席深刻指出,两国应该做伙伴,而不是当对手;应该彼此成就,而不是互相伤害;应该求同存异,而不是恶性竞争;应该言必信、行必果,而不是说一套、做一套。

“中国制造”纯电动双层观光客车出口法国

据了解,为让高中生更深入感受大学生活,专场日之际,武汉大学还在人文馆主厅设置分会场,以“现场讲座+线上直播”方式,邀请院士专家讲解专业知识,分享前沿信息。此外,开放各学院,鼓励高中生走进国家级实验室,探索科研奥秘。(完)

“中国酿酒葡萄之乡”河北昌黎:抹芽定梢忙

为进一步深化务实合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欧洲新闻台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围绕中法建交60周年,继续联合推出《中欧非遗》特别节目,并在内容联合制作、举办品牌活动、资源共享等方面进一步拓展合作。欧洲新闻台是总部位于法国的欧洲主流媒体之一,创办于1993年,覆盖全球超过160个国家和地区的4亿用户。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